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考试物理学科试题
(考试时间: 90 分钟 满分100分)
一.填空题(20分,每题2分)
1.下列实例中,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( )
A.书包背带非常宽 B.刀刃磨得非常薄 C.铁轨下铺枕木 D.坦克车有履带
2.如图1、2所示,某跳水运动员完全入水后,身体由蜷曲变为打开蹬地.在这过程中,他所受的浮力和水对脚底压强的变化状况是( )
A.浮力减小,压强增大 B.浮力增大,压强减小
C.浮力不变,压强减小D.浮力不变,压强增大
3.医院体检抽血时,常见使用如图3所示的真空采血管,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,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,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,此时的血液是( )
A.靠自己重力流入采血管 B.被真空吸入采血管
C.被空充气压力入采血管 D.由血压压入采血管
4. 初三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68页,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,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( )
A.34帕 B.68帕 C.136帕 D.6.8帕
5.如图4所示,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,水没办法排出,则该小球( )
A.不受水的浮力,也不受水对它的重压 B.仍受水的浮力
C.不受水的浮力,但受水对它的重压 D.没办法判断
6.学习水平和密度的常识后,小明同学想用天平、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,你觉得可以完成的是( )
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辨别金戒指的真假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
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.
A.①② B.①②④ C.①②③④⑤ D.①②④⑤
7.重为3牛的某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,该物体 ( )
A.遭到的浮力可能小于3牛 B.遭到的浮力肯定等于3牛
C.排开水的重力肯定小于3牛 D.排开水的重力可能大于3牛
8. 如图5所示,A、B为一模一样的两个容器,分别盛有7cm、5cm深的水,A、B之间用导管连接。若将阀门K打开,最后A、B两容器底部遭到水的压强之比为( )
A.3:7 B.2:3 C.5:7 D.1:
1
9.如图6所示,两个底面积不一样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一样的液体,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、B两点的压强相等.现将实心金属球甲、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,均无液体溢出,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,则肯定成立的是( )
A.甲球的水平小于乙球的水平 B.甲球的水平大于乙球的水平
C.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.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
10.如图7所示,水平桌面上两个一模一样的容器甲和乙,分别装入A和B两液体后,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相同.现将两个相同的铁球用细线吊着分别浸没在A、B两液体中,不接触容器底部和壁.静止时,A和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;水平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分别为F甲和F乙,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( )
A. pA>pB F甲>F乙 B.pA>pB F甲=F乙
C. pA=pB F甲<F乙 D.pA=pB F甲=F乙
二.填空题(29分)
11.冰的密度为0.9×103千克/米3,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0.9×103千克.当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,水的水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克,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3。一只杯子最多可盛水平为0.3千克的酒精,它肯定__________盛下水平为0.3千克的水(选填“能”或“不可以”)。(已知ρ水>ρ酒精)
12.如图8所示,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的玻璃缸,其中甲图只有水,乙图水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,丙图水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,则三个玻璃缸底部遭到水的压强P甲、P乙、P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国内“海警3901”船满载时排水量为12000吨,则满载时船遭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。若船满载时所装物品的水平为5000吨,则该船自己的水平为__________吨。若船从黄浦江码头驶向中国东海海域,在入海过程中,船身将__________一些(选填“上浮”或“下沉”)。
13.茶壶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。如图9所示,当壶内盛满水,水面可到达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(选填“A”或“B”)。一般茶壶的壶盖上都有一个进气小孔,该小孔有哪些用途是为了保持壶内的充气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壶外大方压(选填“小于”、“等于”或“大于”)。
14.弹簧秤下吊着重为15N的正方形金属块,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,弹簧秤的示数为10N,则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.若金属块上表面所受水的重压为20N,则金属块下表面所受水的重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.若把该物体一半浸入水中,则该物体遭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为__(14)________牛。
15.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用实验测定了大方压的值,但当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,直到1654年,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,才使大家确信大方压强的存在并且非常大.假如某地某时的大方压为1.01×105帕,则面积为20m2的屋顶上遭到的大方重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牛.
16.压强是表示__(18)______的物理量。如图10所示,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为6牛的正方体物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,则它对墙壁的重压为__________牛,若此正方体的底面积为0.01米2,则它对墙壁的压强为__________帕。若用同样的力,把体积更大的正方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,则墙壁遭到的压强将__________。
17. 以下摘录了同学实验报告中的四句话:(1)液体内同一深度处,每个方向压强都相等;(2)当金属盒放入盛水量筒的某一深度处,U型管两液面有高度差。(3)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在调好的天平两盘,天平不可以平衡(4)同种物质,水平与体积成正比
其中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验现象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验结论。(填序号)
18.如图11所示,两个水平相等,高度和底面积均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
<
,盛有相等水平的水后放于水平桌面上,如图所示,这个时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乙。容器对水平面的重压F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乙。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放入相同水平的小木块后,木块漂浮于水面,水均没溢出,这个时候水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增加量⊿P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⊿P乙(均选填“大于”、“小于”或“等于”)。
19.盛夏,为了预防爆胎,有经验的司机都不会给汽车轮胎充气太足。小李经剖析后猜想:肯定水平的气体,当气体体积不变时,气体压强与温度有关。接着他借助图12所示装置进行探究。
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,用压强计中的水银柱在烧瓶中密闭肯定水平的空气。将烧瓶放入水中,给水槽中的水加热。用温度计和压强计同时测量水的温度(即为瓶中密闭气体的温度值)及密闭空气此时的压强值。在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边水银面维持在图中A点的地方不变,实验数据记录如下:
气体的温度/℃ | 20 | 30 | 40 | 50 |
|
气体的压强/Pa | 1.0×105 | 1.03×105 | 1.05×105 | 1.10×105 | … |
(1)实验中,每次测量时都使压强计左边水银面维持在图中A点的地方不变,其目的是维持肯定水平密闭气体的__________不变。
(2) 剖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:__________。
(3) 因此,夏季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,要不断往车轮上喷水是想使汽车轮胎内气体的__________来减小汽车轮胎内气体的压强,预防爆胎。
三.作图题:(每题3分,共9分)
20.如图13所示,重为2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,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遭到的力。
21.如图14所示:两端开口的试管的底部用薄膜封住,其内部装有适当的不同液体,将它分别放入水中,管内外液面恰好相平,请你画出薄膜的大致形状.(ρ盐水>ρ水>ρ酒精) |
22. 如图15所示,重为10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,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对地面的重压F。
三.计算题(22分)
23.正方体投入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后漂浮(水未溢出),浸入液体的体积为0.001米3:
(1)求物体所受的浮力;
(2)在计算放入物体将来,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△p液时,小王同学觉得:应该用该物体所受的浮力除以容器底面积,即;小红同学觉得:应该测量出物体所受的重力,除以容器的底面积,即
。你觉得,小王同学的看法是__________的,小红同学的看法是__________的。(均选填“正确”或者“错误”)
24、如图16所示,形状、体积相同的甲、乙长方体以不同方法放在水平面上,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。
(1)若甲重为120牛,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.03米2,求甲对水平地面的重压F甲和压强p。
(2)若乙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.01米2,求乙对地面的重压F乙。
(3)若分别将甲、乙沿竖直方向切去相等体积后叠放在各自剩余部分的上方,求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′和p乙′的比值。
25.如图17所示,边长为0.2米的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0.03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,乙容器高0.4米,内盛有0.3米深的水。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×103千克/米3。求: ① 甲的水平; ② 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;
③ 把一个底面积为0.02米2,高0.3米圆柱体A(已知r水>rA)先后放置在正方体甲上和乙容器的水中,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与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等,求A物体的水平。
五.实验题(20分)
26.如图18所示为活动卡上的几个实验。
图18(a)所示实验过程是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遭到的浮力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,量筒中盛放的是水,物体遭到的浮力可以用__________表示,V2-V1表示__________。
②如图18(b)所示,在探究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什么原因有关时,将铅笔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,察看到手指肌肉下陷状况不同,这是在探究__________的关系。
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中,在空饮料瓶底部的同一深度处扎三个小孔,瓶中察看到如图18(c)所示的现象,这说明__________。
图18(d)所示实验中若玻璃管倾斜,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假如玻璃管内混有部分空气,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__(选填“变大”、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。
27.图19所示实验装置的名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一般借助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的压强,当金属盒薄膜遭到压强后,其右管内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管内的液面。在“探究物质水平与体积的关系”和“测定物质密度”两个实验中,实验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(选填“相同”或“不同”)。“探究物质水平与体积的关系”中对多种物质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____,“测定物质密度”中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____。
28.小明同学借助A、B两物体、砝码、泡沫等器材探究“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与什么原因有关”的实验。如图20所示。
(1)比较甲、乙两图所示实验,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。
(2)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一样的两块,如图所示。他发现
它们对泡沫的重压用途成效相同,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:重压用途成效与受力面积无关。你觉得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。
29. 小伟和小李研究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增加量Δp与什么原因有关。所用相同的柱形容器底部都装有压强传感器,他们在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酒精,然后将高H为0.1米的实心柱体缓慢放入液体中,逐步改变其下表面距液面的距离h,如图21所示,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。
表一 柱体浸入水中 |
|
| ||||
实验 序号 | h | Δp |
| 实验 序号 | h | Δp |
1 | 0.02 | 100 |
| 6 | 0.02 | 80 |
2 | 0.04 | 200 |
| 7 | 0.04 | 160 |
3 | 0.06 | 300 |
| 8 | 0.06 | 240 |
4 | 0.08 | 400 |
| 9 | 0.08 |
|
5 | 0.10 | 500 |
| 10 | 0.10 | 400 |
剖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倍数关系及有关条件,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:当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剖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中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及有关条件,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:当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,浸入液体的深度h相同时,液体的密度越大,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也越大。
小李猜想: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时,h的增加量相同,Δp的增加量也相同。小伟猜想: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时,h的增加量相同,Δp的增加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。于是他们用等高的实心圆锥体在水中重复上述实验进行验证,如图22所示,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三中。
剖析表三中的数据,__________的猜想正确,由表三中的数据及有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是:实心锥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时,__________。
假如用实心球重复上述实验,依据上述结论,可推理得出:实心球体浸入柱形容器的水中时,__________。
表三 锥体浸入水中 | ||
实验 序号 | h | Δp |
11 | 0.02 | 81.3 |
12 | 0.04 | 130.7 |
13 | 0.06 | 156.0 |
14 | 0.08 | 165.3 |
15 | 0.10 | 166.7 |
表三 锥体浸入水中 | ||
实验 序号 | h | Δp |
11 | 0.02 | 81.3 |
12 | 0.04 | 130.7 |
13 | 0.06 | 156.0 |
14 | 0.08 | 165.3 |
15 | 0.10 | 166.7 |
表三 锥体浸入水中 | ||
实验 序号 | h | Δp |
11 | 0.02 | 81.3 |
12 | 0.04 | 130.7 |
13 | 0.06 | 156.0 |
14 | 0.08 | 165.3 |
15 | 0.10 | 166.7 |
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中考试答卷卷
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日期 2018.10
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总分 |
满分 | 20 | 29 | 9 | 22 | 20 | 100 |
扣分 |
|
|
|
|
|
|
1、选择题:(每题2分,共20分)
题号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答案 | B | D | D | A | C | D | B | C | C | A |
2、填空题:(每空1分,共29分)
11.(1)水平、(2)900、(3)0.9、(4)能
12.P甲=P乙=P丙、117.6×106、7000上浮
13.连通器、B、等于
14. 5 25、 12.5、
15.托里拆利、马德堡半球、20.2×105
16. 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(19)20、 2000、 变小
17. 2,3 1,4
18 大于、 等于 大于
19.体积肯定水平的气体,当体积不变时,温度越高,气体的压强越大温度减少
3、作图题:每图3分
20. 大小 方向 用途点 各一分
21.每一个画对各一分
22. 大小 方向 用途点 各一分
4、计算题:(共22分5+8+9)
23 | V排=10-3m3 1分 F浮=ρ水gV排=103kg/m3×9.8N/kg×1×10-3m3=9.8N 2分 小王同学的看法是正确__________的,小红同学的看法是__________的。(均选填“正确”或者“错误”)(每空1分) |
24 | 1分 (1)F甲=G甲=120牛 1分 p甲=F甲/ S甲 1分 =120牛/0.03米2=4×103帕 p乙=p甲=4×103帕 1分 F乙=p 乙S乙 1分 =4×103帕×0.01米2=40牛 1分 柱体竖切的体积相等,设切去的体积与原体积之比为n, 1分 p甲′/p乙′=/ =[F甲/(1-n)S甲]/ [F乙/(1-n)S乙] =p甲/p乙 1分 =1 |
25 | (1)(1)m甲=ρ甲V甲=5×103kg/m3×8×10-3m3=40kg 2分
(2)P水=ρ水gh=1×103kg/m3×9.8N/kg×0.3m=2940Pa 2分
|
5、实验题:(每空1分,共20分)
26.排开液体的重力、 F1-F2、排开液体体积
.重压用途成效与受力面积、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每个方向压强相等不变变小
27.U形管压强计、探究、 高于 相同 探究常见规律(13)减小误差
28.(14)受力面积肯定时,重压越大,重压有哪些用途成效越明显
没控制重压不变
29.液体对柱形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Δp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成正比;
1与6;;
小伟、 h的增加量相同,Δp的增加量愈加小
h的增加量相同,Δp的增加量先变大后变小。